土流集团相关平台
联系我们

益阳日报 | 数字化改革让土地“活”起来 ——赫山区泉交河镇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走笔

2022年03月14日 来源:益阳日报

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】

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玲

“徐支书,咱们村流转的1000亩土地,涉及300余名农户,被安徽客户承租了6年,每亩租金每年400元,3月15号之前就能结清尾款。”

3月10日,接到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喜报,赫山区泉交河镇来仪湖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徐志钦赶紧将好消息分享给农户。

让沉睡的土地“活”起来,这是泉交河镇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。“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”看似是新名词,但早在2016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》就提出:“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,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,逐步实现涉农县(市、区、旗)全覆盖……”

泉交河镇水田面积6.2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3.66万亩。为放活经营权,提升土地产出率,泉交河镇抓住益阳市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、全省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契机,制定《泉交河镇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实施方案》,从2021年10月开始,在菱角岔村、新松树桥村、新林村、来仪湖村、奎星村先行试点,把农民家庭所承包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进行数字化登记,入股到村集体(股份)经济合作社,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流转,并按照农民家庭入股份额分配收益。

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能否成功?关键在于农户是否拥护。

屋场会上,听说要流转自己的土地,犹如一石掀起千层浪。“田是我自己的,作了一世的田,流转出去了,心都是空的。”“土地有权属争议,有田无人、有人无田怎么解决?”

……

土地连片而生,只要有一名农户拒绝流转土地,改革工作就容易按下暂停键。为打消农户顾虑,改革工作前期,镇级层面召开碰头会、调度会62次,村级层面召开村“两委”会、屋场会等200余次。“田在这里飞不走,规模化发展才能鼓起钱袋子……”镇村干部通过挨家挨户“磨嘴皮子”,耐心细致讲解政策,逐步统一了农户思想。对农户最关注的土地面积“底数”问题,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面积数为基础,对面积数有出入的,由农户本人填写《泉交河镇村级流转土地异动审批表》,经核实、公示后,最终确定面积数。

在区政府支持下,2021年9月,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,登记发布全区范围内农村产权交易信息,受理交易咨询和申请、产权查询、流转交易等业务。截至2月底,5个试点村共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4681份,签订率99.13%,流转土地面积23267.52亩。经村集体(股份)经济合作社包装推介后,这些土地由散而聚、由户到村,被划分为76个项目区间,在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网招商,通过线上竞拍,共签订租赁合同52份,面积21587.97亩,土地租赁率达92.78%。

从农户反对,到人人支持,得益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,维护农民合法权益。土地从数字化登记到数字化流转,从“流进来”到“流出去”,经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溢价,对这笔收益的分配,农户个个关心是否要“抽水”。“对溢价部分,我们坚持127分配思路,10%归村集体所有,20%投入村集体公益事业,70%给村民分红,让村民吃上定心丸。”泉交河镇党委书记陈国荣表示,将加强产业布局,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实现农业规模化、机械化、专业化种植,让产业强与乡村美同频共振。